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

【《真切的構築》Review】從形變到質變── 看廖偉立的手繪圖及建築設計創作/吳光庭

(圖片版權:立‧建築工作所提供)

文│吳光庭(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兼藝術中心主任)


廖偉立,是我1982 開始在淡江建築系教書時認識的「五年級」學生,當時的廖偉立從臺北工專(今北科大) 畢業後轉讀淡江大學建築系,在那個時代,工專所訓練的建築菁英基本能力良好,也因其入學後課業表現優異,設計課表現尤佳,使得很多位淡江建築系老師對這位傑出學生印象深刻。我也記得廖偉立當時與建築系老師張文瑞合譯亞歷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的著作「模式語彙」(A Pattern Language)並繪製插畫,他生動且成熟的繪畫詮釋及技巧,為學術上的知識閱讀增色不少,使得學生時代的廖偉立即已表現出其獨特氣質,面對建築理論與美感經驗的自我追求更是積極。

在與廖偉立年紀相近的台灣建築師中,廖偉立的經歷值得給很多時下年輕建築師參考。然而,在我與廖偉立長時間的持續交往與對他的觀察中,我認為,對他的建築設計作品創作影響最大最具體的,其實是他自己的「建築素描」(sketch)。

事實上,學建築的必要條件之一是要具備良好的「繪畫」能力,因為我們相信在將建築設計如繪圖般設計的表現是實踐建築之美所必經的過程,而美的建築設計繪圖是呈現美的建築最適切的方式。

2016年4月19日 星期二

【《真切的構築》Review】 構築造境:毓繡美術館的文化地景營造/羅時瑋

(圖片版權/立‧建築工作所提供)


羅時瑋(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兼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院長)

前言

毓繡美術館由私人出資興建,選中草屯平林里基地是一冥冥注定的特殊機緣,會委託廖偉立建築師設計,也只是因為在實構築展覽中偶然邂逅而一拍即合。 但館方主其事者確是有心人,在硬體設計上給予建築師相當大的自由度,另外也同時看重軟體面經營,早在建築設計進行之前,美術館經營團隊就進駐社區,並投入資源進行社區藝術營造。 本來就有不少藝術家落腳當地,毓繡團隊進駐後更持續注入資源與活力,朝向藝術聚落的願景發展。 換句話說,美術館不只是硬體概念而已,毓繡贊助人及該館經營團隊更網結內外部資源來紮根發展,這私人興辦的文化設施已經在建築物完工之前對當地社區進行社會設計了!

當建築師遇上主動性強的業主,建築設計到建造完成就會是一段充滿張力的過程,可能會有各種意見上的爭執、妥協或驚喜、共鳴,如此雙方加上營建施工者,都對未來共同抱著積極意向,整個社區居 民也被策動協力來推展藝術介入生活的行動,各方能動者(agents)與關係人一起參與這種「形成中的建築」(architecture in formation)的過程,甚至建築物完成之後也被期待會持續作為一種社會性載體,承載著所在社區與外部社會的認同與期待。然而,建築要能足以承載社會性行動,似乎也要打動人心,若要建築能溝通眾人之心,建築就必須在冷冷的抽象構築形式之外,還得是容易被理解、可以對話、可編織故事的活性體(living body),具有可以激發文化質感茁長出來的媒介效能。這應是當代社會對建築的期待,即如何運用合理的構築設計、達成專業整合的美學展現之外,又能同時提供激發眾人文化想像的空間。 也就是說,讓建築的意義在更開闊的視野中展開,從建築師專斷的立場中擴大到納入經營者、使用者的觀點被更豐富地詮釋。

因此,建築除掌握在構築意義上的部分──整體關係與功能因應成效之外,可以從更多元動態的角度來觀察與討論。 毓繡美術館的構築與配置形式是否支持對話/溝通的可能性?它是否成為一項具有文化能量的建築行動?它是否投射出對未來經營在地藝術聚落的可認同意象?從這樣的問題觀點來切入,或可較完整呈現此建築作品的意義與價值。

2016年4月18日 星期一

「我們做的建築」--《真切的構築》新書發表會台南場(4月30日下午2點/文創Plus台南創意中心)





















建築與施工是密不可分的關係,
對建築師來說,重視施作的細節、那些工程上的回饋並不是限制,
而是能夠讓我的設計更準確、更貼近真實。
                      ──廖偉立


建築的偉大,是許多的感性與理性的加總,
所有能感動人的建築,背後也必須有大量的理性支持才能完成。
                      
                      ──廖明彬


從第一筆潦草的線條草圖畫下開始,到一座建築的實現,幾乎是一個從無到有的多面向構作過程,需要一整個團隊著手實踐。因此每一個被完成的建築,都是「我們做的建築」,這個「我們」的複數主體背後,代表了建築團隊的分工、多向度的協調整合,以及多平台的接軌。《真切的構築》一書,就記錄了廖偉立帶領立‧建築工作所的夥伴、以及廖明彬主持的清水建築工坊成員共同組成的團隊,如何從第一筆草圖開始,在南投平林的雲霧山間,把毓繡美術館實體蓋起來的完整過程。

除了談美術館的設計、談多元材料構建細部施工處理上的難度之外,台南場的新書發表會將從毓繡美術館的構建出發,希望進一步把這本書的討論繼續深入到建築的實作現場,邀請建築師與施工團隊主持人一起來談「我們做的建築」。「廖偉立+廖明彬」這組被暱稱為「雙廖冠軍」的團隊,從2005年的救恩之光教堂的合作開始,就建立了兩個團隊在工地整合為一體的默契。《真切的構築》談的雖然是毓繡美術館,但無疑也打開了這個雙廖團隊的實作現場,讓大家看見在「我們做的建築」中,那些積累的細節、精準的轉換、理性與感性的反覆回饋,團隊們一步一腳印所構成的建築的真實。



《真切的構築》新書發表會台南場

時間:2016.4.30 下午  2:00 – 4:30
地點:文創PLUS 臺南創意中心(原愛國婦人會館)2樓木板空間(台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一段197

與談人:
廖偉立(立‧建築工作所主持建築師)
廖明彬(清水建築工坊主持人)
吳光庭(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
謝宗哲(享工房Atelier SHARE代表)

* 活動為免費入場,現場座位有限,請盡早入座。當日活動現場將有新書折扣與作者簽名時間。敬請把握!


活動網站: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181256398551784/















--

《真切的構築:毓繡美術館設計與施工全紀錄》

 立.建築工作所、清水建築工坊合著
 劉克峰策畫、陳辰后企劃撰稿

 裸背.灰紙板特殊裝幀
 17x 23 cm/全彩/264頁
 ISBN 9789869229470
 2016.03 初版上市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出版    →博客來  →誠品網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