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

【《真切的構築》Review】從形變到質變── 看廖偉立的手繪圖及建築設計創作/吳光庭

(圖片版權:立‧建築工作所提供)

文│吳光庭(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兼藝術中心主任)


廖偉立,是我1982 開始在淡江建築系教書時認識的「五年級」學生,當時的廖偉立從臺北工專(今北科大) 畢業後轉讀淡江大學建築系,在那個時代,工專所訓練的建築菁英基本能力良好,也因其入學後課業表現優異,設計課表現尤佳,使得很多位淡江建築系老師對這位傑出學生印象深刻。我也記得廖偉立當時與建築系老師張文瑞合譯亞歷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的著作「模式語彙」(A Pattern Language)並繪製插畫,他生動且成熟的繪畫詮釋及技巧,為學術上的知識閱讀增色不少,使得學生時代的廖偉立即已表現出其獨特氣質,面對建築理論與美感經驗的自我追求更是積極。

在與廖偉立年紀相近的台灣建築師中,廖偉立的經歷值得給很多時下年輕建築師參考。然而,在我與廖偉立長時間的持續交往與對他的觀察中,我認為,對他的建築設計作品創作影響最大最具體的,其實是他自己的「建築素描」(sketch)。

事實上,學建築的必要條件之一是要具備良好的「繪畫」能力,因為我們相信在將建築設計如繪圖般設計的表現是實踐建築之美所必經的過程,而美的建築設計繪圖是呈現美的建築最適切的方式。


然而,繪「畫」與繪「圖」是不一樣的概念,尤其對建築設計專業的需求而言,「畫」之於建築是一種美感的整體呈現,「圖」之於建築則是思考邏輯的呈現。事實上,介乎畫與圖二者之間的「建築素描」(sketch)是最難表現的題材,是因為在這種圖的繪製過程必須同時兼顧以線為繪圖構成主體的整體美感及精準的邏輯,也因為是「手繪」,講究「心手合一」的創作境界,也增加了從事這類素描繪圖的難度,而這正是建築設計創作上所需的可貴能力。「建築素描」可說是建築設計創作初期及過程中的設計思考呈現,也是建築師表達建築美感最重要且直接有效的工具之一。

在廖偉立的建築設計作品創作過程中,以素描繪圖表達設計意念是他的創作特色。幾乎,在他的每一件建築設計作品中,我們都會感受到他意圖用最純真的手繪線條、淡彩及夾雜著看不太清楚但帶有些許潦草且暗藏內心思維的中、英文圖說/筆記,反映他如何看待臺灣、看待自然、看待建築及看待自己的方式。在最近出版的《NOT ONLY:廖偉立建築作品集》中,他認為「橋」與「教堂」系列作品是他最重要的建築設計創作系列,因此,在他為王功橋設計初期的五張手繪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他在設計圖中,意圖以簡潔的線條,尋求可跨越一百公尺跨距的真實理性結構的「形變」意圖,達到他自許「讓橋不只是橋」的理念,使得王功橋落成後的實質功能,除了滿足結構的協調性,也呈現了因為結構協調性所表達出的形式美感,從這觀點而言,他真實的呈現建築設計過程中,手繪圖與實質作品間「心手合一」的佳例,「橋」的系列作品也成為他在尋求建築形變的重要過程。

在廖偉立有意識地以「橋」系列作品尋求奠定自我風格的實踐之後,「教堂」系列是他尋求「質變」的過程,而「毓繡美術館」則是質變作品系列中最具挑戰性的作品。


(圖片版權:立‧建築工作所提供)

從形變到質變,在教堂作品系列中,我們看到廖偉立因態度上的自律及思慮上的沉澱而顯得更成熟及魅力,從他在臺中救恩堂的手繪圖中表現「堂」的形體及空間氛圍,相當精準地表現其從意念構思及完成後空間感受的「一致性」,在系列後續作品如臺中忠孝路教堂,其實質空間的構築,如材料使用與結構、空間形式及機能使用,一如其手繪圖,表現得更精練及成熟,而先前未見大量使用的清水混凝土在教堂作品中亦開始成為空間主題,空間構築也成為他在處理建築作品質變上的主要內涵所在。

而「毓繡美術館」的整體設計「不只」(NOT ONLY)延續了前述形、質變過程中的特色,也同時(BUT ALSO)形成了更內斂著重真實空間感受的設計案例,同樣的,我們可以在廖偉立為「毓繡」所繪的許多手繪圖中,看到他為建築所在環境所做的種種努力,他為「毓繡」所做的配置(Site Plan),完全掌握地理地形及環境特色,也掌握了如何形成建築與環境上的視覺層次及尺度感,而藉由長廊及順著清水混凝土材質的簡潔及交錯形成的空間感,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專業能力呈現。主體建築的美術展示館,用厚牆所形成的空間感及牆與屋頂間的「光縫」,更強化了「毓繡」在整體建築設計中的空間「幾何性」,使得參觀「毓繡」帶著一絲古典及理性,事實上,這正是一所成功的美術館設計必須具備的特質。

很為廖偉立在他的中壯時期有如此優異的建築創作能力及質量俱佳的作品而高興,也許,還有更多不同的觀點可以了解廖偉立,而我認為他的手繪圖說明了他與他的作品的所有一切,而這一切來得如此真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